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
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要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使权力和责任紧密挂钩,抓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要下猛药、出重拳、绝不姑息,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3日)
要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在保障数量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注重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让人民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0日)
食品安全是民生,民生与安全联系在一起就是最大的政治。
——《对食品安全问题作出的重要指示》(2015年1月)
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治安,对老百姓来说是关乎身家性命的大事。“食”字下面是“良”字,食品行业必须有良心,食品生产必须是良好的,要加强监管,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在陕西省考察时的讲话》(2015年2月13日)
公共安全是社会安定、社会秩序良好的重要体现,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出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社会治安防控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公共安全立法、推进公共安全法治化的要求。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5月 29日)
要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坚持产管并重,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5月29日)
要着力保障民生建设资金投入,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保障民生链正常运转。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来不得半点虚假,既要积极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承诺了的就要兑现。
——《在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的讲话》(2015年7月17日)
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为此,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0月29日)
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近年来,各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吃得更放心、吃得更健康。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党政同责、标本兼治,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和制度,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对食品安全作出的重要指示》(2016年1月28日)
要贯彻食品安全法,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努力减少公共安全事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胁。
——《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8月19日至20日)
当前,老百姓对农产品供给的最大关切是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围绕这个问题多做文章。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推动优胜劣汰、质量兴农。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14日)
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食品安不安全、暖气热不热、雾霾能不能少一点、河湖能不能清一点、垃圾焚烧能不能不有损健康、养老服务顺不顺心、能不能租得起或买得起住房,等等。
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统一性和权威性,充实基层监管力量。要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推动食品安全标准同国际标准对接。要保障各级食品安全监管所需经费,特别是检验检测经费。要完善食品造假行为定罪的司法解释,推动食品掺假使假行为入刑。所有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到个人,并向社会公开处罚信息。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关系全国13亿多人“舌尖上的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严字当头,严谨标准、严格监管、严厉处罚、严肃问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统一性和权威性。要从满足普遍需求出发,促进餐饮业提高安全质量。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21日)
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我国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这些年,党和政府下了很大气力抓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老百姓仍然有很多期待,必须再接再厉,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性和专业性,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要加强食品安全依法治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设职业化检查员队伍,提高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工作,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
——《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2017年1月3日)
祖国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我一直很重视!我国是乳业生产和消费大国,要下决心把乳业做强做优,生产出让人民群众满意、放心的高品质乳业产品,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乳业产业,培育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乳业品牌。
——《在张家口旗帜婴儿乳品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的讲话》(2017年1月24日)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切实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党中央采取了很多举措支持国产奶业发展,希望国产品牌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创品牌的过程中,既要有高的标准,更要每一步脚踏实地、扎扎实实,一丝不苟抓好饲料、养殖、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最后让市场说话,让群众说话。
——《在张家口旗帜婴儿乳品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的讲话》(2017年1月24日)
要在抓好脱贫攻坚这个第一民生工程的同时,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食品安全、生产安全、公共治安等各项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工作,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推出的每件民生实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在山西考察时的讲话》(2017年6月21日至23日)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问题,是底线要求。如果这个起码的底线要求都做不到,老百姓对“舌尖上的安全”都不放心,还谈什么质量兴农,还谈什么竞争力。安全农产品和食品,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但归根到底是产出来的,要加强源头治理,健全监管体制,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7年12月28日)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做民生工作,首先要有为民情怀。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扭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等问题,扎扎实实把民生工作做好。
——《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2018年6月14日)
要把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放到更加突出位置来抓,对收入分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环境治理、养老、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要结合群众的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改革举措。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2018年9月20日)
要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司法力度,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食品更安全、交通更顺畅、社会更和谐有序。
——《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9年1月15日至16日)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切实落实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全面做好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住房市场调控等各方面工作,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19年1月21日)
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完善制度环境上,健全法规制度、标准体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普法工作。对食品、药品等领域的重大安全问题,要拿出治本措施,对违法者用重典,用法治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2019年2月25日)
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完善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网络,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完善农产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保证让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9年3月8日)
要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全面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环保、社会治安等问题,集中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要着力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防范重特大自然灾害、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16日)
围绕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履行好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职责,对涉黑涉恶、涉枪涉爆、暴力恐怖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对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要保持高压震慑态势,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
——《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9年5月7日)
“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是事关民生的大事。有关部门要做好工作,确保节日期间市场供应充裕,质量安全可靠,让群众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
——《在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中时的讲话》(2020年1月20日)
我们早就认识到,食用野生动物风险很大,但“野味产业”依然规模庞大,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重大隐患。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我已经就这个问题作出了批示。有关部门要加强法律实施,加强市场监管,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2020年2月3日)
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20年5月22日)
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2020年8月11日)
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10月14日)
强化生物安全保护,提高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水平。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合法权益,解决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不断提升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11月24日)
要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越是智能化,越要注重源头把控,确保万无一失。
——《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时的讲话》(2022年1月4日)
要加强对党中央惠民利民、安民富民各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集中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巩固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让群众从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在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22年1月18日)
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